安徽财经大学2025年美育发展年度总结
发布时间: 2025-10-21   浏览次数: 10

安徽财经大学2025年度美育发展报告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理念,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2025年,我校美育中心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核心理念,聚焦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年度工作回顾与主要成效

1.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美育工作体系

1)规划引领: 修订并完善了《安徽财经大学美育工作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学校美育工作的目标、路径与保障机制,将美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机制健全: 强化了美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与教务处、艺术学院、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等的协同联动,形成了“全校一盘棋”的美育工作格局。

2. 美育教学改革

持续优化完善我校“文学与艺术素养”模块(亦即“文艺俱乐部”)教育教学课程的设置与特色文艺活动的开展,彰显文艺俱乐部美育浸润活动的特色。按照本科生培养方案,设置2学分的“文学与艺术素养”模块,并入教务选课系统。按照老师个人申请,并结合申请教师的专业能力,遴选俱乐部指导老师14名,主要来自于艺术学院和文学院。其中音乐类5名,美术类5名,文学类2名,影视类1名,传统文化1名,提供7780个修读名额,限定最高和最低课容量,供全校本科生自由选择。俱乐部活动时间限定为晚间或者周末,单次活动时间为两小时。



  1. 教师美育素养提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美育素养的提升对美育浸润行动的实施和成效意义重大。202536日,由校工会、女工委员会主办、艺术学院承办的“动手有功,匠心传承”陶瓷文化第二场体验活动在陶艺实验室举行,来自全校各部门的二十多名女教工参加了此次活动。教师们在揉泥拉坯、釉下彩绘中感受千年陶瓷文化,以独特方式庆祝属于第116个妇女节。以丰富的职工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师美育素养提升和校园文化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艺术实践活动普及

艺术是一门极为重视实践的学科,美的感受与体悟是实践的过程。秉承“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我校一贯注重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开展美学教育。在教务处、艺术学院的指导下,美育中心在文艺俱乐部遴选过程中除部分欣赏类俱乐部外,主要强化艺术实践俱乐部,彰显艺术俱乐部的特色与功能。组织专业老师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现列举部分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如下:

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老师张亚军,在其指导的陶瓷手工艺俱乐部中,不仅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美育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还强调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以及实践转化能力。在俱乐部活动结束时举办了简单却丰富的结课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和感悟能力。此外,还利用大学生创意市集等平台,让学生的作品有机会接触市场,实现转化。

在声乐俱乐部中,艺术学院动画系教师赵义堃带领学生音乐爱好者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魅力。赵老师还指导学生参加蚌埠电视台音乐节目的录制,使得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蚌埠市最专业的音乐制作团队。赵老师指导的校合唱团还参加了2025五河民歌节以及第三届涂山音乐节演出,高质量的表演广受好评。

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老师张永茜在指导的传统服饰文化俱乐部中,带领同学们使用传统水拓画技法,利用色料在水面创作花纹图案,再转印到丝绸布料、宣纸扇面等介质材料上,形成色彩丰富多变的肌理效果。指导学生学习手工刺绣,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创新和创造。

4. 校园美育文化营造行动

2025年,我校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强化校园美育文化氛围的营造。

第一,组织美术展览活动。2024-2025学年,美育中心润石美术馆承办美术展览8次,展览内容涵盖油画、国画、书法、产品设计等内容。其中930-1022日的“师生美术作品展”有效展示了我校美育成果,获得了教育部评估专家与领导的好评。

第二,组织文艺演赛活动。420日,“燃青春·展风华·向未来”安徽财经大学第二十三届“校园之星”青春风采大赛决赛在龙湖东校区艺术楼报告厅举行,800余名师生代表现场观看了比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成效,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年学子在阅读中坚定文化自信、赓续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学校于510日组织开展以“书香润泽初心,文脉赓续使命”为主题的“翰墨书香”读书月系列活动。活动通过四大主题板块,累计吸引2000余名师生参与。515日,“舞韵风华 翩跹逐梦”安徽财经大学第十四届舞蹈大赛决赛在龙湖东校区艺术楼报告厅举行。大赛以舞蹈为载体,融合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流行,近千名师生共同观看了比赛。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美育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层次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需深化。与经济、管理等优势学科的跨学科课程开发不足,“美育+”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欠缺。

2. 美育活动的覆盖面和学生参与度需进一步扩大,活动的精品化程度可继续提高。部分活动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内容质量与艺术水准有提升空间。

3. 美育工作的评价与反馈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于课程教学和活动开展的效果,缺乏长效、畅通的反馈渠道,难以收集学生真实、宝贵的改进意见。

三、改进的措施

1.针对课程体系与专业融合问题:构建“基础普及+兴趣实践+融合创新”三层次美育课程新体系。联合重点学院共建“美育+专业”特色课程,并成立跨学科工作小组,将美育模块嵌入专业培养方案。

2.针对活动覆盖面与精品化问题:集合各学院学科方向尝试打造特色美育活动,并利用数字化平台加强宣传与报名,扩大参与率。集中资源重点提升现有品牌活动的内容质量与互动体验,引入专业力量打造1-2个校内顶尖、校外有影响力的精品项目。

3. 针对评价与反馈机制问题:探索开发学生美育素养成长档案(数字平台),追踪记录学生参与情况及成果,实现过程性评价。建立常态化反馈渠道,如定期发放活动效果问卷、召开学生座谈会,并将结果纳入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形成管理闭环。


安徽财经大学美学教育中心

202599



Top